【反七步詩】 郭沫若
煮豆燃豆萁, 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 灰作田中肥。
不為同根生, 緣何甘自毀?
FAN QI BU SHI: XIONG DI:
"ANTI-7-PACE-COMPOSED POEM : BROTHERS"
-- Guo Moruo (1892 --1978)--Translated by Frank C Yue
As fuel for cooking the beans, dried beanstalks were burned;
The beans were being cooked, into ash the beanstalks, turned.
The beans became a delicious dish for the table,
And the ash, fertilizer for the crop staple.
Why the stalks ignored their and the beans' mutual root,
And willingly bent on their self-destruction route?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步诗》是 曹植 所作的一首诗,最初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
原著
据《世说新语》记载,魏文帝 丕 妒忌 曹植 的才学,命 曹植 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曹植将被处死。曹植 没走到七步,便吟出讽刺骨肉相残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诗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争议。有观点认为:六朝时期文坛还未流行五言绝句诗体,《七步诗》为后人之作;另一观点认为,此诗体并非五言绝句,或许是建安文学所流行的五言体。
目前流传更广的《七步诗》是出现在《三国演义》和《世说新语》里描写同一事件的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是经后人更改的,其原詩為出自《三国演义》的《兄弟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無論如何,《七步诗》广为流传,后来亦出现了“七步之才”、“七步成詩”等成语。所以“七步成詩”等成語是形容人的文思敏捷。
后人引用 曹植 《七步诗》写出了一些佳作,如 鲁迅、周恩来、郭沫若 等。
1920年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杨荫榆 为 段祺瑞 政府推广复古教育,迫害进步学生。鲁迅为表达对此的不平,依《七步诗》原韵,写了《替豆萁伸冤》:“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七步诗》让千余年来人们对曹植抱着深切的同情,同时对曹丕则多怀厌弃的情绪。而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对“抑丕扬植”的看法不甚赞同,他认为曹丕在文艺批评和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开山地位,为三国时期重要的诗人,他还举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所说:“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他认为这是较公允的评价。郭沫若指出:“站在豆的一方面说,固然可以感觉到萁的煎迫未免为火烧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说,不又是富于牺牲的精神的表现吗?”
因此,1941年郭沫若仿《七步诗》写下了一首“翻案剥皮诗”——
曹植《七步詩》廣為流傳,後來亦出現了「七步之才」、「七步成詩」等成語。所以「七步成詩」等成語是形容人的文思敏捷。
《七步詩》讓千餘年來人們對曹植抱著深切的同情,同時對曹丕則多懷厭棄的情緒。而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對「抑丕揚植」的看法不甚贊同,他認為曹丕在文藝批評和七言詩的發展史上佔有開山地位,為三國時期重要的詩人,他還舉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所說:「文帝以位尊減才,子建以勢窘益價」,他認為這是較公允的評價。郭沫若指出:「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為火燒火;如果站在萁一方面說,不又是富於犧牲的精神的表現嗎?」
—《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