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5日大日本帝國皇軍海陸空三軍
向中華民國政府無條件投降,結束八年的艱苦浴血抗戰。
謹以本文向
所有在抗日戰爭中為中華民族存亡而奮鬥損
軀的忠烈和人民致敬: 英魂不滅 浩氣長存!
在寫這貼文之時,我也考慮到二戰期間曾有無數同胞死傷在東洋刀下,談論日本刀對他/她們來說,會不會是不敬呢? 想深一層,這裡不是向武士刀歌功頌德,而是讓讀者知多一點點它的基本用法。
所謂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近來看得抗戰實錄殘酷片段及有關日本皇軍暴行文章委實太多,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睡眼惺鬆中,殺聲震天,驚見整排整排的新王八軍,紛紛以東洋刀向我圍攻!一下子分不清是忽然時光倒流,還是身在平行時空,幸好有大刀傍身,瞬間又奪得一柄倭刀,雙刀在手,如虎添翼!只消幾下極速雲手加後叉步,就格開又避過急攻而來的四五把刀鋒;順勢轉身,左一招纏頭裹腦,右一記橫掃千軍,又擋開二柄從後斬來的利刃,打退右邊一擁而上的王八軍。其間寒光閃閃,電光石火,間不容髪,險象環生!
從少年時開始,我己經知到夢中的我是個打不死的金剛。哈哈!咦,你好像是外號"好打得"那位吧?
敢問閣下又曉得用倭刀嗎?
溫馨提示:
情緒不穩,精神錯亂者,絕對不宜閱讀觀看有關武術,氣功,兵刃,鎗械等可能含有誘發性之文章錄像等。言有盡意無窮:非長年習武者,切勿仿效有關動作,免招損傷 。
日本刀(かたな,Katana),亦稱倭刀,東洋刀,武士刀。
日本刀的種類: 根據刀的形状、尺寸可大概分為:
1. 太刀 (たち亅, Tachi)
刀刃長度在60公分以上, 刀身彎度亦較高。
(還可分為 大太刀 Odachi 和
野太刀 のだ ち, Nodachi ) 野太刀比太刀更長,約長多十份之二三,要負於背上。
2. 打刀(うちかたな, Uchikatana), 一般較太刀為短, 刀身彎度亦較低。為求達到最快的拔刀速度, 傳統上刀會以邊鋒朝上的方式佩帶, 刀鞘插在腰帶裡。
3. 直刀 (ちょくとう, Chokutō )
4. 脇差(脇指 わきざし, Wakizashi ), 指刀刃長度30公分至60公分的刀。日本歴代權貴每要切腹謝罪,皆用此刀。
5. 短刀( たんとう, Tantou)桅刀刃長度在30公分 以下的刀。另外, 30cm 以上但是没有刀反的平造製法製成的刀, 通稱 寸延 也常被歸納為短刀。
廣義來說, 日本刀還包括長卷、薙刀、劍 (つるぎ, Tsurugi)、槍 (Yari) 等。
日本古代武士常需瞬間拔刀制敵,後來發展為 "居合劍術": 居合道 Iaido 拔刀術. 居合 二字象徵對峙雙方,居合劍術講求一擊必殺。
日本刀和相关配件,居合道示範 (the 3 photos from Wikipedia 维基百科)
歐陽修曾經寫過一首《日本刀歌》的詩:
- 昆夷道遠不復通, 世傳切玉誰能窮。
- 寶刀近出日本國, 越賈得之滄海東。
- 魚皮裝貼香木鞘, 黃白閒雜鍮與銅。
- 百金傳入好事手, 佩服可以禳妖凶。
- 傳聞其國居大島, 土壤沃饒風俗好。
- 其先徐福詐秦民, 採藥淹留丱童老。
- 百工五種與之居, 至今器玩皆精巧。
- 前朝貢獻屢往來, 士人往往工詞藻。
- 徐福行時書未焚, 逸書百篇今尚存。
- 令嚴不許傳中國, 舉世無人識古文。
- 先王大典藏夷貊, 蒼波浩蕩無通津。
- 令人感激坐流涕, 繡澀短刀何足雲。
詩中講述宋人已將日本刀稱之為寶刀,有越地(華南地區)商人專為購刀而東渡扶桑,可見日本刀在平安時代後期,鎌倉時代初期時已經是被外國認可、并成為有名的日本輸出產品。
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狂想曲
(1) 知己知彼 你會用東洋刀嗎?
日本古代武士 Samurai 佩刀一長一短為一套 daisho,長刀 daito or o-tachi 為太刀或是打刀,是主要武器,短刀 shoto or ko-tachi 為脇差,是備用武器。
The Bokken (shown above) is a light wooden sword, made pf hard wood, used for practice (so that one does not cut up oneself or one's partner).
正確握刀法 (對慣用右手者而言,左撇子,則反之。)
The following photos show how NOT to hold the bokken ...
雙手放得太貼了(左手也應該握低一點)!不但阻礙正常動作,更可導致受傷,小心了!
The above black-and-white photos are extracted from Dave Lowry's book, "Bokken and the Japanese Sword". (The Bokken is a wooden sword used for daily practice.)
(待續 ... 有緣再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