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January 2014

李清照 寂寞深閨 柔腸一寸愁千縷 In so lonely a boudoir fine


點絳唇“闺思”  宋 • 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幹,衹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芳,望斷歸來路。



    【点绛唇“闺思”  北宋 •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芳,望断归来路


TUNE: Diǎn Jiàng Chún: 
Dotting the Lips Red
TITLE: Bourdoir Thoughts
-- Li Qingzhao (1081-1151?)
   (Northern Song dynasty)
-- Translated by Frank C Yue

In so lonely a Bourdoir fine, 
An inch of tender intestine
Would transform into a thousand
                                 threads of sorrow.
I love Spring but Spring’s almost 
                                               gone now.
Drops of rain are destroying the
                                          flowers, How!


Countless times by the railing I stood;
But I’m never in a happy mood.
Where is my guy?
Linking the sky
Are fragrant trees (row after row).
At his return road
So hard my gaze I dedicated,
I just could have it truncated!


from the net:

< ...【鉴赏】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抒写伤春之情,下片抒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执着专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开 篇处词人即将一腔愁情尽行倾出,将 “一寸” 柔肠 “ 千缕” 愁思 相提并论,这种不成比例的并列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看到了驱不散、扯不断的沉重 愁情压在那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弱女子心头,使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的凄绝景象。 “惜春” 以下两句,虽不复直言其愁,却在 “惜春春去”  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 心理活动:淅淅沥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几响空洞的回 音。人的青春不也就是这样悄悄逝去的吗?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表现,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锐矛盾中,不是正酝酿着更为沉郁凄怆的深愁 吗?


从上片看,给深闺女子带来无限愁怨的 “雨”,它催落了嫣红的春花,催走了春天,也催促着流年和女子的青春。下片中,词人循着这一线 索,继续探寻 “柔肠一寸愁千缕” 的根源,笔力集中在女子凭阑远望而搅起的心理活动上。 “倚遍阑干” 一句,在 “倚” 这个动词后面缀以 “遍” 字,把深闺女子百 事俱厌的忧烦苦恼尽行点染了出来,下句中又以 “只是” 与 “倚遍” 相呼应,托出了这种万念俱灭的 “无情绪” 是无论如何排解不掉的。这里不再提花,不再提雨, 却突兀地提出 “人何处” 的问题。突兀,则醒目;醒目,则醒人──原来女子凭阑远眺,不只是因百无聊赖而无意识为之,这里还有更重要的、有意识而为之的目 的,那就是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外出的良人归来。望归的行动与内心无法抑制的 “人何处” 的遥问一笔点破了使女子 “柔肠一寸愁千缕” 、 “只是无情绪” 的深层的、 根本的原因是苦苦地思念远行未归的良人。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 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最后,视线被截断了,唯见 “连天芳草” ,不见良人踪影。这凄凉的画面不就是对望眼欲穿的女子的无情回 答吗?寂寞,伤春已使她寸肠生出千缕愁思;望夫不归,女子的愁情又将会是何许深,何许重,何许浓呢?这自然就意在言外了。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 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全面地、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女子心中愁情积淀积累的过程。一个 “雨” 字,把上下两片勾联在一起;远处的萋萋芳草,近处的愁 红惨绿,远远近近,都在 “催花雨” 的搅拢下显得分外冷寂。把愁已经写尽、写透,故明代 陆云龙 在《词菁》中称道此首词是 “泪尽个中” ,《云韶集》也盛赞此作  “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


<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 , 山東濟南人 , 生於北宋神宗元豐四年(西元一O八一) , 禮部侍郎 李格非 之女 , 金石家 趙明誠 之妻 ( 明誠父親 趙挺之 曾作宰相 ) , 清照母親王氏 , 是狀元 王拱辰 的孫女 。

李清照 是一位卓越文學家 , 生於貴族書香之家 , 天資聰穎 ,自幼詩文已被父輩 ( 晁補之 等人) 所稱賞 。清照不僅能做詩、詞、散文、駢文 , 且工於書法、繪畫 , 誠一代才女 。 清照 為宋代著名女詞人 , 著有「漱玉集」 , 並與丈夫 趙明誠 合著「金石錄 」。(這書集先秦及漢唐器石刻等加以考詮,全書共三十卷 , 他們夫婦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

有人把清照 和李太白、李後主(煜)並舉,稱為 「詞家三李」
四庫全書提要云 : 『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及抗軼周、柳 , 雖篇帙無多 , 固不能不保而存之 , 為詞家一大宗矣 。』

李清照 和 趙明誠 同年,兩人在20歲結婚時,明誠 還是太學生 。婚後夫婦生活美滿幸福 。閨房之樂,多在學問共同研究方面 。趙明誠在婚後做過幾個地方的長吏,由於服官,和妻子經常兩地相思,清照也曾寫過不少詞給丈夫 。一年重九,李清照填了『醉花陰』這闋詞,寄給丈夫 。趙明誠窮三日三夜之力,填了十五闋,把妻子的那一闋也抄雜在裏面,給朋友們品評 。他們不但說這闋『醉花陰』最好,而且稱「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為名句 。趙明誠自此,對妻子甘拜下風 。


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滿,她的前期作品熱情奔放 , 活潑鮮明 。

李清照 年輕時,北方金兵南侵,北宋皇帝投降後,他們夫婦在山東無法安居。建炎元年,他們流亡到南京。宋高宗已在南京登基,高宗委趙明誠為湖州太守。但多次流亡,明誠到南京次年,就病倒。李清照看守、照料丈夫,觸目所及,山河變異,心情愁苦,難以言表。建炎三年,趙明誠一病不起 , 享年49歲。...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