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秋望】 唐 • 杜牧
樓倚霜樹外, 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 氣勢兩相高。
【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 唐 • 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Cháng'ān Qiū Wàng:
"VIEWING AUTUMN SCENERY AT CHANG'AN"
-- by DU MU (803 - 852)
-- Translated by Frank C Yue
Beyond the frosted trees leans the mansion high,
Not a cloud-hair in the clear-mirror Sky,
While the Southern Mountain and the Autumn hues --
Both compete to yield the best majestic views.
following information culled from the net:
<【語譯】
我在高樓上,依靠在經過霜打的大樹上,可以看得很遠,天空沒有雲彩,有如一面明鏡。
終南山高高聳立著,好像要和秋天的高遠天空相比較,看誰更高,更有氣概。
【註釋】
1. 倚:靠近。
2. 無一毫:沒有一絲雲彩或東西。
3. 南山:終南山。
4. 秋色:指秋天的高遠天空。
5. 相高:比比看何者較高。
【賞析】
詩人寫這首詩,表達對秋高氣爽這個季節的贊頌之情。
從詩文中,可以看出詩人開闊的心胸,與向上進取的精神。
【諺語】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
...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 “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 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 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posted below is another fine 'ode to Autumn' that du mu openly praised.
(i like it too, but for now i'll simply say "pass" for possible translation.)
【長安秋望】 唐 • 趙嘏
雲物凄涼拂曙流, 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雁橫塞, 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 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 空戴南冠學楚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