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1 March 2013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 弘一法師遺偈 Spring is in full swing -- the flowery branch in full bloom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 弘一法師遺偈

Spring is in full swing -- the flowery branch in full bloom; Like the heart of Heav'n, serene and round is the Moon!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弘一法師遺偈 (1880-1942)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廓爾亡言,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The flowery Spring branch in full bloom': "THE LAST RIDDLE" 

-- by MONK HONGYI (1880-1942)
-- Translated by Frank C Yue

What's Friendship between men of virtue? It is like
Water that is (so clear, pure, tasteless and) quite plain.
Chasing after "Form" (and outward things), you'll complain
Your friend's miles away, his being next to you despite!
Where are you really going? -- People ask me;
Unattached, I have no words for it, you see.
Spring is in full swing -- the flowery branch in full bloom;
Like the heart of Heav'n, serene and round is the Moon!



from the net:
... <「詩無達詁」,何況是偈語?假如有明確的意思,一眼便了解其含義的,恐怕也不成為偈語了。大抵各人按其心性,有不同的領悟,其間沒有正誤深淺之分。>

... <我 (司徒華) 先來以語體去演繹 (弘一法師遺偈):

君子之間交往,真正的友誼,清澈純淨得好像水一樣。
假如執着於形式上表面上的追求,那麼,即使就在眼前,也會變為遠在千里之外。
要是問我去了哪裏,這樣地遼闊空大,是沒有言語可以去表達的。
請看看,那開着燦爛花朶的枝頭,所滿帶的春意;
請看看,那天空中央高高掛着的、圓圓的、明亮的月兒。>

... <弘一法師這三十二個字,隱約着兩層意思。

<第一層,是對夏丏尊和其他親友的安慰,開解他們,不必為他的「遷化」而悲傷。他和夏,是畢生的知己,甚至他的出家,也由於夏而觸發。「君子之交淡 如水」,那「淡」並不是乏味平板,而是純潔而絕無雜質。這樣的友誼,不必計較於朝夕相見;否則,即使是天天共敍,也會有如遠隔千里。... 弘一法師向人間告別了,以此慰勉人們。但到底也有一點悲傷的。

第二層,是透露自己在「遷化」此刻的心境,以此再加強對親友們的勸慰。出家人圓寂,尤其被認為得道者,是超脫輪迴,到西方極樂的淨土去了。弘一法師說得很 含蓄和謙遜,只是說,去了沒法言傳的地方。「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這就是他那時的心境,歡欣而又寧靜。圓寂前三天,他寫了一生最後的四個大字「悲欣交 集」,可以作為這偈語的註釋。

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或信仰的是甚麼宗教,也可從這三十二字的偈語,得到面對生命終結的智慧。>

also from the net:
<弘一法師,俗姓李,字叔同,是近代著名的藝術教育家、書畫篆刻家、音樂家,後又為出世高僧。其於出家前即以文藝馳譽當世,出家後諸藝俱捨,唯書法不廢,以書寫經典、偈語為弘法接引眾生。>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生於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遷到天津,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家女,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詩詞,為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為著名的佛教僧侶。>

<「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至,「樸拙圓滿,渾若天成」...。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創作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卓越的藝術造詣,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為中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虛大師曾為贈偈:「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趙朴初先生評價大師的一生為:「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